返回
纺织行情
纺企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央行这样回应企业关切(3)
2019-03-12 11:39316
 增加正规金融渠道的融资供给

1.推进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

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密切关注非银行金融机构偿付能力和流动性,提高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强化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实际控制人的监督管理,促进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协调发展。“互联网+金融”纳入金融监管体系,监管金融衍生商品特别是金融创新商品有可能诱发的投机行为,最大限度降低金融风险,让监管跟上创新的步伐,促进传统金融业态的改革与创新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提高银、证、保、信各业的监管标准和监管质量,明确对交叉性金融业务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职责和规则,打击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

2.引导资金向实体经济流动。

鼓励资本回归实体经济,落实税费改革,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本减负,创造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不明显低于虚拟经济的环境。金融机构要把更多贷款便捷流向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特别是要向中长期贷款方向加大力度。对面向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机构设定相应的政策目标,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保持适度增长。

3.切实解决实体经济企业融资贵的问题。

要进一步降准降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打造普惠金融,引导增加正规金融渠道的融资供给,替代民间借贷等价格偏高的资金,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政府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监督银行业采取措施减少企业的融资费用和融资成本,强化银行服务企业的功能,在融资上最大限度让利于企业,避免过度与企业逐利。进一步缩小银行存贷款的利率差。放宽准入条件,促进民间金融成为多层次融资体系的组成部分,通过竞争来降低资金的价格。

降低大中型企业“倒贷”成本

1.对经营比较正常、产品和服务市场有竞争力的企业,借鉴支持小微企业的做法,实行“无还本续贷”,减少因借新还旧等为企业带来的隐形融资成本。无还本续贷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惯例。在我国台湾地区,对于经营正常、现金流稳定的企业,若贷款到期后仍需用钱,银行会借新还旧或展期,不会让企业资金“断档”,更不可能让企业去找高息过桥资金。它们允许企业借新还旧,而且不列入关注贷款。有的地方银监局将无还本续贷用到陷入困境的企业甚至国企上。要求认真落实银监会关于“续贷”、“循环贷”、“年审制”的政策要求。对市场前景好、诚信经营,但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不断贷、不抽贷。推广无还本续贷,采取分期偿还本金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

2017年5月,黑龙江银监局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生产经营暂时有困难的企业稳贷增贷,创新运用无还本续贷等政策,成功帮扶钢铁、煤炭等重点国有企业解危脱困。

 

2.强化银行流程体系建设,加快对贷款审批流程的梳理,适当将部分贷款审批权限下放,适度降低审批门槛,提升企业贷款审批效率,破解企业贷款融资慢。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