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
针对企业融资难等系列问题,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副行长陈雨露,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副行长范一飞作出了回应,具体措施包括加大贷款投放,发展债券融资,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的股权融资等。
易纲表示,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他进一步阐释,“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没有改变,但其结构将更加优化,将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
易纲表示,在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实际感受的融资成本,特别是贷款利率里面,除了无风险利率,主要是风险溢价比较高造成的,所以贷款的实际利率偏高,主要是怎么解决风险溢价比较高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两个途径”,他说,“第一个途径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要通过改革来消除利率决定过程中的一些垄断性因素,更加准确地进行风险定价,通过更充分的竞争,使得风险溢价降低。第二个途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完善破产制度,提高法律执行效率,还有降低费率,这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可以降低实际的交易成本,也会使得风险溢价降低。所以我们会非常努力地以改革来促进实际利率的降低。”
谈及解决金融市场微观层面信息不对称问题,陈雨露表示,目前我国征信体系是“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政府驱动方面,主要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负责的国家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目前数据库已经接入3500多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数据、9.9亿自然人的信用信息、2600多万户的企业和其他法人组织的信用信息;市场驱动方面,目前市场上已有125家企业征信机构、97家信用评级机构,其中80%以上是民营资本投资兴办。陈雨露希望,市场化征信机构能够在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方面快速提升,让市场征信服务轮子越来越强、越来越大。
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如何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
潘功胜表示,在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要注重市场规律,坚持精准支持,选择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支持,防止盲目支持、突击放贷,增强对未来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